即使有朋友更注重宗教,宗教就其诉诸普遍性(如天等等)而言,与哲学完全是同盟。
更进一步的,上德或玄德体现于心,则是无心。通过以上关于老子哲学框架的叙述,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28章无极句和无极的意义。
令天下之人,各得其中,不失其所。八政体现的是政事的秩序,五纪则是天时的秩序。这是老子常用的一种叙述策略,如在他章可见的刚柔、有名无名、有欲无欲、察察闷闷、自见不自见、自视不自视、自伐不自伐、自矜不自矜,以及有为无为等,而最后都可以归为有和无。朱先生关于《易传》,有两套语言的说法:《易传》中有两套语言,一是关于占筮的语言,一是哲学语言。反之,有恃和宰是不失德,结果是无德。
《洪范》的背景,乃是针对殷周鼎革之际不确定的形势,提出一个相协厥居的政治秩序。关于这个概念和该章的思想意义,后文将有详细的讨论。西周是中国,这里的天下就成了中国的同义词。
(12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5页。这三条史料所说的天下都是指继刘渊之后的刘聪汉国政权。如西晋灭亡,司马睿率众南迁,在大族王敦与从弟王导等人拥立下,建立东晋政权,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95)认为司马氏与王氏共有天下。又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又析为二十三,宋有天下三百余年等,(129)明确称宋朝所控制的疆域为天下。
(38)(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11《王制》,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23页。(4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50《经解》,第1610页。
(91)(晋)陈寿:《三国志》卷34《蜀书·张皇后传》,第907页。孔颖达疏称嵎夷、莱夷、和夷为地名,淮夷为水名,岛夷为狄名,孔安国传称莱夷,地名,可以放牧,即这些被称为夷的地方可以放牧,与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民族还是有所不同,说明青州也应该包括嵎夷、莱夷等少数民族地区。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即称周公所治理的西周王朝为天下,并认为周公治理有方,天下大服。二、天下与王朝中国观 中国古代用天下指称中国的第二个层次,是用天下指称王朝中国。
在中国古代,狭义的天下用来指称王朝国家,是一个国家政权的概念。此所谓八极,而天地际焉。按此理解,荆州应该包括被人们视为夷蛮的吴国和楚国等地。清朝统一天下,将四海九州之天下与王朝国家之天下合而为一,也用天下指称清朝国家。
(10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第2750页。东魏孝静帝初年,大臣李谐出使南梁时,曾对南梁大臣范胥说: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
徐州条下有淮夷蠙珠暨鱼等记载,有人认为淮夷是二水之名,郑玄则认为此句的意思是淮水之上夷民献此珠与鱼也,认为淮水之上有夷民。《周礼·职方》所记载的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的天下九州,也不仅仅指中原或华夏居住区。
汉代王充《论衡》称,邹衍之书,言《禹贡》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在东南隅,名曰赤县神州,⑩明确将邹衍用大九州指称的天下改变为用《禹贡》小九州指称的天下。(96)(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辑补》卷2《前赵录》,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而狭义的用来指称王朝国家的天下与中义的指称王朝国家的中国内涵相同。(33)他们均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错居九州之内,并称戎夷之处中国久矣,说明九州之内也有戎夷。于逢春《疆域视域中中国天下、中原王朝与中央政权之影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可见,辽宋金元都称自己的国家为天下,又都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其所说天下和中国的内涵是相同的。
(114)(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十六国春秋辑补》卷50《后秦录二》,第386页。(135)(元)脱脱等:《金史》卷126《元好问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42页。
绝陵陆不通,乃为一州,有大瀛海圜其外。这些史书所记载的九州或十二州,虽然州数和州名有所不同,但所包括的范围并无实质性差别,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一致的,都认为九州是天下,是中国,表达了古人对 天下地理或国家地理的一种建构或认知,并非是历史上真正实施过的行政区划。
(116)(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第2981页。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度。
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南北朝时期,虽也用天下一词指称属于四海九州的南朝和北朝,但也用天下一词指称南朝和北朝的各个政权。(57)参见赵永春《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试论统一多民族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3期。石季龙即位以后,曾在一次所下诏书中说先帝创临天下,(103)则是指石勒等人所创临的天下,无疑也是指后赵国家。
(132)(元)脱脱等:《辽史》卷17《圣宗纪八》,第197页。《尚书注疏》卷6《夏书·禹贡》,第146页。
甘怀真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版。但从上述天下等于九州、等于中国的体系来看,中国古代的天下并非是由中国和四夷或中国和四裔所构成,而是由华夏汉族及其政权和四夷及其政权或者中原及其政权和四裔及其政权所构成,用天下指称九州的中国,不仅仅是指称华夏汉族及其政权或中原及其政权的概念,而是一个以华夏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概念。
如《晋书》称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93)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了选娶良家女子,下诏书禁止天下嫁娶的范围不会超过西晋统治范围,所说天下就是指西晋国家。(4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54《表记》,第1643页。
(8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47《汉世三十九》,章和二年十月乙亥条,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518页。靳准曾劝刘聪子刘粲早居东宫之位,使天下知早有所系望也。(101)这里所敷告之天下,也是指前赵国家。天子,顾名思义,指天的儿子。
(68)(先秦)韩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1《初见秦第一》,第11页。(45)刘钊:《郭店楚简校释·唐虞之道》,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元史》载有元有天下分天下为十八道等表述17次、大赦天下等表述60次、诏天下等表述124次、治天下等表述29次,明确称元朝国家为天下。(73)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
《禹贡》在其构建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九州体系中,冀州是中心,为帝都(21)之所在。《慎子》称: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乱,(65)称夏桀、商纣领有土地和人民是有天下,就是称夏王朝国家和商王朝国家为天下。
本文由薄情无义网发布,不代表薄情无义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166aj.scrbblr.org/46872/166aj.scrbblr.org